本報9月18日訊(記者馬繼玲通訊員宋玉琴)中秋將至,又到親人團聚時。今日上午,迎澤區鼓樓街二期回遷樓工程工地上,迎澤區察院后社區工作人員將一盒盒愛心月餅、食用油和計生用品送到了外來務工者手中?!罢媸翘兄x你們了?!笔至嘀嘛?,42歲的鄭娟高興地說。鄭娟和23歲的杜俊,都是跟隨丈夫從四川遠赴太原打工的,丈夫做工時她們打下手,形成“家庭承包”制,一同干活掙錢養家。說話間,鄭娟拿著一塊月餅品嘗起來,她說,在家鄉四川,村民都講究在每年中秋節炒盤肉,一家人在一起吃頓團聚飯。她和愛人已經有三年沒回家過節了。
杜俊的丈夫是水管工,她是雜工,夫妻倆結婚3年,去年生了孩子送回了老家。特別想孩子時,就打個電話聽聽孩子的咿呀聲。杜俊說,她和丈夫有“幸福小窩”,其實就是他們的工棚,一張雙人床是屋里主要的家當。杜俊說,她還是第一次收到月餅禮物。她還記得去年中秋節,工友們聚在這個工地上吃了頓飯,然后給家里打了個問候電話,就算是過節了。
鼓樓街二期回遷樓工程工地負責人介紹,工作人員慰問的兩戶外來務工人員,都是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家庭受災嚴重的家庭,家鄉的土坯房倒塌。而在該工地上,奮戰在一線的施工工人約有200人左右,其中夫妻結對上工的有40對左右。他們分別來自四川、浙江、貴州、陜西、河南等地,太原成了他們的“第二故鄉”。為了讓工友們過個團圓、中秋節,工地已經開通了資料室,還配置了電腦,不能回家鄉和親人“團圓”,可以和親人視頻見面。
“我們想讓他們感覺到來自"第二家鄉"的溫暖?!辈煸汉笊鐓^工作人員說。